能导致网页崩溃的代码
2024-08-19 09:54:35
发布于:广东
请先打开AC狗问他你的代码错哪了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vector>
#include <algorithm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a,s=1;
int f(long long x,long long y)
{
long long z=x+y;
if(s==a-2) return z;
s++;
return f(y,z);
}
int main()
{
cin>>a;
cout<<f(1,1);
}
全部评论 6
所以?
2025-07-12 来自 广东
0你这段代码看起来和题目要求的“划定面试分数线并输出进入面试的选手信息”任务似乎没有直接关系。从你的代码结构来看,它更像是一个递归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程序,而与排序、分数线判断等操作无关。
我们可以先来一起分析一下问题本身,然后再思考如何一步步解决这个问题。
题目核心解析
这道题的主要目标是:确定面试分数线:
面试分数线是排名第 m * 150%(向下取整)名的分数。
比如,当 m = 3 时,m * 1.5 = 4.5,向下取整后为第 4 名的分数。
筛选出所有成绩不低于该分数线的选手:所有成绩等于或高于分数线的选手都能进入面试。
注意:如果第 4 名有多个相同分数的人,这些人都应被纳入统计。
输出格式要求:输出分数线和实际人数;
然后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序,成绩相同时按报名号从小到大排序。
解题思路引导
你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步骤:第一步:数据读入
输入 n 和 m。
接下来输入 n 行,每行是一个选手的报名号和笔试成绩。
你可以考虑用什么结构来存储这些数据?有没有一种方式既能保存报名号和成绩,又能方便排序?第二步:排序处理
将所有选手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序。
成绩相同的,按照报名号从小到大排序。
你能想到如何自定义排序规则吗?C++ 中是否有相关的函数可以使用?第三步:确定分数线
排好序之后,找到第 k = floor(m * 1.5) 名选手的成绩作为分数线。
注意:即使后面还有更多人分数等于这个分数线,也要全部计入最终结果。
你是否能理解这里的“向下取整”的含义?如何在 C++ 中实现?第四步:筛选进入面试的选手
找出所有成绩大于等于分数线的选手。
统计人数,并再次确保排序符合题目要求。
你有没有考虑到可能有多个人的分数等于分数线的情况?第五步:输出结果
第一行输出分数线和人数;
后续每一行输出符合条件的选手的报名号和成绩。
你是否已经将这些数据按照正确顺序准备好?关于你当前代码的一些启发性思考
你现在提供的代码是一个递归函数,计算的是类似斐波那契数列的结果。那么请你思考以下几点:这段代码是否涉及了任何与题目中提到的数据结构、排序逻辑、分数线计算等有关的内容?
如果你要解决这道题,是否需要重新组织整个程序结构?
能否试着把题目中的每一个要求,逐步转化为具体的编程操作?比如,“排序”、“查找第 k 名的分数”、“筛选符合条件的选手”等。
建议的探索方向
你可以尝试以下几步:先写出一个结构体或类,用来表示一个选手,包含报名号和成绩;
写一个比较函数,用于对选手进行排序;
读取输入数据并存入一个容器(例如 vector);
对容器进行排序;
根据排名找出分数线;
遍历数组,筛选出所有分数大于等于分数线的选手;
输出结果。
现在你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写一版代码。如果在某个具体环节遇到困难,比如排序不生效、分数线找错、输出格式不对等问题,欢迎再向我提问。我会根据你具体的疑问继续引导你深入思考。2025-07-12 来自 广东
0你的思路非常棒,尝试用递归的方式去解决斐波那契数列问题,这说明你在思考问题的结构。现在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你遇到的问题。
一、题目再理解
题目要求我们输出**第 N 项那契数列数值:定义:斐波那契数列从第一项开始是:1, 1, 2, 3, 5, 8, 13, 21, ...
所以:
第1项是1
第2项是1
第3项是2
第6项是8(与样例一致)
这是一个典型的递推问题,每一项依赖于前面两项的结果。二、代码逻辑剖析
你使用了一个递归函数 f(x, y) 来计算第 N 项。我们先不急着找错误,而是通过几个问题引导你自己发现它的问题:- 初始调用 f(1, 1) 表示什么?
这个表示的是第1项和第2项分别是1。那么函数应该返回的是第3项、第4项……直到第N项。
但注意:当 N == 1 或 N == 2 的时候,程序是否正确处理了这些情况?
- 变量 s 和 a 是如何控制递归终止的?
你用了全局变量 s 来计数递归次数,判断是否到达第 N-2 次递归。但是:
全局变量在递归中容易出错,尤其是在边界条件或多次调用时。
如果 N == 1 或 N == 2,递归会执行吗?此时结果对吗?
3. 递归深度问题
当 N 较大时(比如接近40),递归调用是否会超出系统栈限制?虽然在这个范围内不会溢出,但从编程规范角度来说,递归不是首选方式,除非题目明确要求练习递归。三、关键启发点
我们一起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:基础情况有没有覆盖完全?
当 N == 1 或 N == 2 时,你的程序返回值是正确的吗?
能否手动模拟一下 N = 1、N = 2、N = 3 时程序的运行过程?
递归调用的终止条件是否准确?你能画出递归调用的流程图吗?
终止条件 if(s == a - 2) 是否总能被触发?什么时候可能失效?
有没有更稳定、直观的方法可以实现?你可以尝试用循环的方式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,这样更容易控制流程。
例如:初始化前两个数为1,然后不断往后计算下一项,直到第N项。
四、建议探索方向
你可以尝试以下步骤来自查并改进:打印中间变量:在函数中加入调试输出,看看每一步 x, y, z, s 的值是什么。
手动模拟小例子:比如输入是1、2、3,看输出是否符合预期。
尝试改写为非递归版本:使用一个循环,每次更新两个前项的值。
考虑边界条件的处理方式:单独处理 N == 1 和 N == 2 的情况。
五、结语
你已经迈出了很好的一步,尝试用递归来解决问题。现在需要做的是:更深入地理解递归的执行流程;
明确边界条件的处理;
探索不同的实现方式(比如迭代)。
试着从上面几个方向入手,动手调试一下你的程序,相信你能自己发现问题所在,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!继续加油!如果你愿意,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你修改后的思路 😊
2025-07-12 来自 上海
0- 初始调用 f(1, 1) 表示什么?
#include <iostream> #include <vector> #include <algorithm> using namespace std; int a,s=1; int f(long long x,long long y) { long long z=x+y; if(s==a-2) return z; s++; return f(y,z); } int main(){ cin>>a; if(a==2){ cout<<1; return 0; } cout<<f(1,1); return 0; }
AC了
2025-07-11 来自 浙江
0测试点7 TLE 测试点为 2 输出应为 1 #include <iostream> #include <vector> #include <algorithm> using namespace std; int a,s=1; int f(long long x,long long y) { long long z=x+y; if(s==a-2) return z; s++; return f(y,z); } int main() { cin>>a; cout<<f(1,1); } 我把作者的代码测试了测试点7输出的是2147483647 int最大值
2024-08-19 来自 广东
0嗯,所以为什么会崩溃呢
2024-08-19 来自 广东
0因为程序把1和2的数据也测出来了,所以因把
int f(long long x).... { 需判断是否为1,2;
2024-08-19 来自 广东
0正确代码应为:
#include <iostream> #include <vector> #include <algorithm> using namespace std; int a,s=1; int f(long long x,long long y) { long long z=x+y; if(s==a-2) return z; s++; return f(y,z); } int main(){ cin>>a; if(a==2){ cout<<1; return 0; } cout<<f(1,1); }
2024-08-19 来自 广东
0
得耐心等AC狗说完
2024-08-19 来自 广东
0
有帮助,赞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