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幽冥血鉴》(3~完结)
2025-10-17 20:19:27
发布于:浙江
第三回 孽镜台前照见因果 阎罗殿上初露锋芒
白素素冤情得雪,一缕芳魂终可安然前往奈何桥,临行前对柳风眠千恩万谢,身影渐次消散于朦胧雾气之中。柳风眠与故友李慕白重逢,又协力办成一桩冤案,虽身处阴司,心中却颇感几分快慰。李慕白因其冤屈得以部分昭雪,加之协助破案有功,油锅地狱百年刑期减半,并被暂调至柳风眠麾下,协助处理文书卷宗,二人得以在幽都相伴。
此事虽了,却在酆都城内激起些许涟漪。阴律司主事鬼官对柳风眠虽仍有不满,却也不得不暗忖此子确有些胆识与能耐,非寻常庸碌鬼魂可比。然而,幽都律条森严,关系盘根错节,柳风眠之名初显,却也不知是福是祸。
这日,柳风眠正与李慕白在偏殿梳理积压旧卷,忽闻殿外传来一阵沉重锁链声响,夹杂着凄厉哭嚎与鬼差呵斥。一名身着前朝官服、满面怨毒之色的老吏被铁链锁缚,押至殿前。鬼差呈上卷宗,言此鬼乃北宋年间一州府通判,名唤钱益谦,生前贪墨军饷,致使边关将士饥寒交迫,战事失利,死者数以千计。死后虽经审判,打入地狱受刑,然其始终狡辩,称所贪银两多为上官索要,自己所得有限,罪不致死,更不该受此酷刑,故而怨气冲天,屡屡冲击刑狱,搅扰阴司安宁。
主事鬼官翻阅卷宗,面露难色。此案年代久远,涉及阳间官场纠葛,钱益谦虽非主犯,但其罪确凿,且态度顽劣,极难处置。鬼官目光扫过殿内众属吏,最后落在柳风眠身上,心念一动,有意再试其深浅,便沉声道:“柳风眠,此獠顽固,咆哮公堂。你既能为白素素伸冤,此案便交由你复审,务使其认罪伏法,以儆效尤。”
柳风眠心知这是刁难,却也不惧,躬身领命。他细查卷宗,发现记载虽言钱益谦有罪,但于细节处多有模糊,特别是关于上官索贿一节,卷宗语焉不详,似乎有意回避。他暗忖:“阴司办案,重在明辨因果,若只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,恐难令其心服口服,怨气难消。”
李慕白在旁低语:“风眠,此案棘手,牵涉甚广,是否……”柳风眠摆手道:“慕白兄,阴司贵在公正,既交于我手,岂可因棘手而退缩?需知,涤荡冤屈固然重要,厘清迷雾,使真凶伏法、协从者各得其罪,亦是阴律之本。”
为明辨真相,柳风眠决意动用幽都神器——孽镜台。此台能照见魂魄生前一切善恶言行,因果业力,无所遁形。他禀明上官,押解钱益谦前往孽镜台。
立于光滑如墨、寒气森森的孽镜台前,钱益初时仍桀骜不驯,口中叫嚷不休。然当柳风眠催动法诀,镜面光华流转,显现出钱益谦生前景象:只见他虽收受好处,确也曾面露难色,在上官威逼之下,不得已而为之;所贪银钱,大半确如他所言,流入了时任知州与转运使等大员囊中。镜中亦清晰照见,因军饷被克扣,前线将士衣不蔽体、食不果腹,最终惨死沙场的凄惨景象,层层业力如血丝般缠绕在钱益谦的魂体之上,同时也牵连出几位上官模糊却狰狞的虚影。
真相于镜中一览无余。钱益谦目睹自己所作所为及造成的恶果,又见业力缠身之惨状,顿时瘫软在地,嚎啕大哭,不再狡辩,连称“服罪”。
柳风眠据此写下详实判词:钱益谦身为官吏,未能坚守操守,虽受上官胁迫,然贪念已生,行为确凿,造成严重后果,罪责难逃。建议维持原判,但将其情由记录在案,使其知晓自身罪孽之全部因果,以化解其顽抗心结。同时,将镜中所显上官罪状,另案呈报,提请追索那些主犯魂魄,严加惩处。
判词呈上,阎罗天子御览后,微微颔首。不仅准了柳风眠所奏,更对其能运用孽镜台深究根源、分清主从、以理服鬼的办案方式表示赞赏。钱益谦被鬼差押回地狱,然其怨气似乎因明了全部因果而消散大半,不再挣扎。
经此一事,柳风眠“柳判官”之名,开始在酆都城内传开。众鬼皆知阴律司来了一位前世是名臣、今生明察秋毫的判官,不仅能伸冤,亦能断难案。然而,这番声名却也引来了更多窥探的目光,幽都水深,更大的风波,似乎正在暗处悄然酝酿。柳风眠自己亦感到,这阴司生涯,恐怕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与漫长。
第四回 鬼门关外生魂惊变 还阳歧路义愤抉断
柳风眠在孽镜台前勘破钱益谦一案,名声渐显。阴律司中,同僚鬼吏对其态度亦悄然转变,多了几分敬畏,连那主事鬼官虽心存芥蒂,却也再不敢轻易刁难。柳风眠与李慕白协力,处理积压阴案,倒也渐入佳境。然而,幽都岁月虽看似平稳,变数却总在不期然间降临。
这日,柳风眠奉命前往鬼门关附近公干,核对一批新解到的亡魂名册。鬼门关乃阴阳交界之要冲,终日阴风怒号,迷雾锁江,无数新死之魂在此接受盘查,哭嚎呜咽之声不绝于耳。柳风眠正与守关鬼吏交接文书,忽闻关外传来一阵极其凄厉的尖叫,一道生魂竟冲破迷雾,不顾阻拦,直向关内闯来!
那生魂是一年轻妇人,衣衫褴褛,发髻散乱,怀中竟紧紧抱着一个襁褓,襁褓中隐约透出极其微弱的生人气息。这景象极为罕见,寻常生魂浑浑噩噩,岂有如此气力与意识冲击鬼门关?更骇人的是,那婴孩分明是活物!
“大胆!阴阳阻隔,生人岂可擅闯幽都!拦住她!”守关鬼将怒吼,枷锁铁链齐出。
那妇人魂体被锁链击中,顿时黯淡几分,却仍死死护住怀中婴孩,嘶声哭喊:“大人!各位鬼差大人!行行好!让我的孩儿回去!他还没死!他阳寿未尽啊!”
柳风眠心中一震,凝神望去,只见那婴孩眉心确有一丝极细微的生气萦绕,与周遭死气格格不入。他快步上前,制止了鬼差的进一步动作,对那妇人魂体沉声道:“休要慌乱!你是何人?怀中婴孩又是怎么回事?细细道来!”
妇人见柳风眠气度不凡,如同抓到救命稻草,泣不成声地诉说缘由。原来她名唤芸娘,乃阳间一普通村妇。日前村中遭邪道术士作祟,布下聚阴大阵,欲炼化生魂增强邪力。芸娘不幸被卷入阵眼,魂魄离体,但她心系方才满月的幼子,弥留之际竟爆发出惊人执念,拼着魂飞魄散,也将孩儿魂魄强行护住,一同被阴风卷入了这黄泉路。她自身已是将死之态,但婴孩因母亲执念庇护,加之本身阳寿未绝,故尚存一线生机。
“大人!奴家死不足惜,只求您大发慈悲,送我孩儿还阳!他若死在此地,便是奴家形神俱灭,也难赎其罪啊!”芸娘叩首不止,魂体愈发透明。
柳风眠眉头紧锁。此事千钧一发,且闻所未闻。生魂携活婴闯入地府,已犯阴司大忌;但若任由这阳寿未尽的婴孩死在幽都,更是逆天悖理,有干阴阳和合之道。然而,送生魂还阳,岂是易事?需过重重关卡,非他一个小小判官所能决断。
正当柳风眠思忖对策之际,一阵阴冷罡风刮过,巡按御史夜游神率队恰至。夜游神面目威严,声如洪钟:“何事喧哗?咦?生人气息?柳判官,此乃何故?”
柳风眠不敢隐瞒,将事情经过简略禀报。夜游神听罢,面色一沉:“荒谬!生人入冥,已是大错!此婴虽阳寿未尽,但既入鬼门关,便是阴间鬼,按律当交由轮回司处置,或投入畜生道,或暂押枉死城,岂有送还之理?柳判官,你莫要徇私枉法!”
芸娘闻言,绝望哭嚎。柳风眠心中天人交战,眼见那婴孩气息愈发微弱,若按部就章上报请示,只怕批文未下,孩儿已魂飞魄散。他想起了白素素的冤屈,想起了阴司存在的根本乃是维护天道伦常,而非僵化执行条律。
一股热血涌上心头,柳风眠深吸一口气,对夜游神拱手,语气坚定却不容置疑:“御史大人明鉴!天道贵生,阴阳有序。此婴阳寿未尽,强留地府,有违天和。下官蒙阎君信任,掌判官之职,遇此紧急,岂能坐视无辜生灵湮灭?下官愿以身家前程担保,即刻送此婴还阳!一切后果,由下官一力承担!”
夜游神勃然大怒:“柳风眠!你放肆!”
柳风眠不再多言,转身对李慕白疾声道:“慕白兄,助我护住芸娘魂魄!”同时,他运起前世今生积累的一点微末道行,口诵安魂咒文,一道清光笼罩住那奄奄一息的婴孩,暂时稳住其生机。他更不迟疑,辨明方向,竟是要强行闯关,送婴孩沿黄泉路折返!
“拦住他!”夜游神怒吼。鬼差蜂拥而上。
李慕白虽是一介文弱书生魂,此刻亦被柳风眠的义举激荡,奋不顾身挡在前面。柳风眠则怀抱婴孩,目光如电,一步步向鬼门关外退去。关内顿时乱作一团,阴风呼啸,锁链碰撞之声、呵斥叫骂之声不绝于耳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忽闻天际传来一声悠长钟鸣,一股浩瀚威严的气息笼罩全场。一个恢弘的声音响彻四方:
“何事争执?且住手。”
众人皆惊,抬头望去,只见云端显现出阎罗天子巨大的法相,目光如炬,正俯瞰着鬼门关前的这场骚动。
柳风眠心知成败在此一举,连忙跪拜,将前因后果及自身决断清晰陈奏。
阎罗天子沉默片刻,目光扫过柳风眠,扫过其怀中婴孩,又扫过绝望的芸娘和愤怒的夜游神,最终缓缓开口,声震九幽:“天道冥冥,以生为大。柳风眠……”
第五回 阎罗殿天子施恩 望乡台母子还魂
阎罗天子的法相威严,目光如炬,扫视着鬼门关前的混乱场面。夜游神连忙上前,躬身禀报:“启禀陛下,柳判官擅作主张,欲强行送生魂还阳,扰乱阴司秩序,臣正欲制止……”
柳风眠怀抱婴孩,跪伏于地,语气沉静却坚定:“陛下容禀!此婴阳寿未尽,生机将绝。阴阳有序,生魂滞留乃天道不容之变数。臣忝为判官,见危不救,是为失职;坐视天道崩坏,是为不忠。臣甘受任何责罚,只求陛下恩准,送此无辜生灵还阳!”
芸娘魂魄亦连连叩首,泣不成声。
阎罗天子沉默良久,目光落在柳风眠怀中那气息微弱的婴孩身上,又看向柳风眠那虽惶恐却不失刚毅的眼神。终于,那恢弘的声音再次响起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:
“柳风眠,你可知阴司律条,铁面无私?”
“臣知。”
“你可知擅闯阴阳界,干预生死,其罪非轻?”
“臣知。”
“然,”阎罗天子话锋一转,“天道运行,首重‘生’字。你今日所为,虽悖于常例,却合于天心。念你救生心切,秉持公义,朕便准你所请。”
此言一出,众皆愕然。夜游神张口欲言,却被阎罗天子目光制止。
“然,阴阳有序,不可全然废弃。”阎罗天子继续道,“芸娘魂魄已离体,阳间肉身将腐,不可复生。朕特许其魂登望乡台,最后遥望阳世亲人,而后便需按律进入轮回。其子阳寿未尽,可由你护送,经由还魂崖,返回阳间。至于其阳间肉身维系,朕自会派遣值日功曹,暂时护持。”
这已是法外开恩,最优的处置。芸娘虽自身无法还阳,但孩儿得救,已是万幸,她感激涕零,连连谢恩。
柳风眠亦深深叩首:“陛下圣明!臣叩谢天恩!”
第六回 还魂崖功曹护体 柳判官名震幽冥
事不宜迟,柳风眠在一位功曹的引导下,怀抱婴孩魂魄,踏上归途。他们绕过凶险的恶狗岭、金鸡山,直赴那位于阴阳交界处的还魂崖。崖下云雾缭绕,便是通往阳世的归路。
功曹施展法术,一道金光护住婴孩魂魄,将其缓缓送下还魂崖。柳风眠立于崖边,目送那点生机消失在云雾之中,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。他仿佛能听到阳间那户农家,本已断气的婴孩突然发出一声微弱啼哭,家人惊喜交集的呼喊。
处理完此事,柳风眠返回幽都复命。阎罗天子并未再多言,只令他回归本职。然而,此事早已传遍酆都城。柳风眠不畏强权、不泥成规、以生道为重的名声,真正响彻了整个幽冥地府。众鬼吏知其深得阎君赏识,且行事果决,正直无私,对他愈发敬重。就连当初那位主事鬼官,也收敛了许多,不敢再轻易为难。
李慕白由衷为好友高兴,二人合作无间,将阴律司的文书案件打理得井井有条。柳风眠凭借前世柳宗元的学识底蕴与今生的敏锐洞察,处理阴案时往往能直指要害,判决公正,令许多积年冤魂得以昭雪,也令不少狡猾恶鬼无所遁形。他渐渐明白,这阴司判官之职,并非仅仅是惩罚,更在于平衡阴阳,昭彰善恶,维护天地间的秩序与公道。
第七回 历劫难道心弥坚 司阴律终成栋梁
时光荏苒,阴司岁月不知几何。柳风眠在幽都经历了诸多考验:曾面对邪修扰乱阴阳的大案,曾勘破伪装善良的极恶之鬼,也曾化解过因阳世战乱导致的怨魂潮汐……每一次危机,他都凭借智慧、勇气与一颗秉持正义之心化险为夷。
他与李慕白的友情愈发深厚,成了这幽都之中彼此唯一的慰藉。偶尔,他们也会谈起阳间的往事,谈起诗词歌赋,但更多的时候,是专注于眼前的职责。
数十年(或数百年,阴司时间与人世不同)后,柳风眠因其卓越的功绩和刚正不阿的品格,被阎罗天子擢升为阴律司副判,地位尊崇,权责更重,成为了维系幽冥法度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。他已完全适应了阴间的生活,那场阳世的“误抓”,反而成了他使命的真正开端。
这一日,柳风眠端坐于判官殿上,翻阅新呈报的卷宗。殿下鬼差肃立,秩序井然。他抬头望向殿外那永恒灰蒙却自有法则的天空,心中一片宁静。这里,已不再是陌生的囚笼,而是他践行道义、守护阴阳平衡的所在。
(全篇完)
作者的话:
因为阅读量实在太少,所以这个系列也就草草结束了,若还想看请看《校园惊魂》
全部评论 2
Is it AI?
4天前 来自 浙江
0题目是AI取的
4天前 来自 浙江
0
顶顶顶顶顶
5天前 来自 浙江
0
有帮助,赞一个